【百年辉煌 我心向党·成果篇(1)】灶市街街道:“双轮驱动”打造最美“南大门”
2021-06-19 08:33:5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徐霞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8813

​近年来,灶市街街道抓党建转作风、理思路谋发展、上台阶求突破,发展潜力充分激发,城市面貌日新月异,项目建设如火如荼,民生福祉持续增进,在新时代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抓实项目建设,形成跨越发展主动力

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,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,一项项民心工程悄然铺开……方便的交通,便捷的购物,热闹繁华的夜景,让人仿佛置身于大都市一般。灶市的居民都感慨着:“灶市街一年一小变、五年一大变!”

经济发展,离不开项目建设,没有项目的支撑,一切发展蓝图都是空想。近年来,灶市街街道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,努力跃进经济转型升级“快车道”。亿丰国际商贸城,总投资10亿元,规划占地面积1100亩,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,其中包括家居建材城、汽贸城、欢乐世界、仓储物流基地等多个项目,项目全部建成后,将成为耒阳最大的建材集聚区;白沙矿区棚户区改造,总投资达16亿元,占地860亩,总户数6000余户,区内欧阳海小学如期建成并顺利开学,白沙医院也已落成即将投入使用,耒阳市最大的扶贫集中安置点联平扶贫安置点,总建筑面积17055平方米,解决了172户530名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,区内农贸市场已完成场地平整,全部建设完成后相当于在耒阳西再造一座城;武园路跨京广铁路的高架桥已完成大部分拆迁,七月份就能动工;铁路园棚改也已加紧启动,五一南路提质改造有望提上日程,泗黄公路拓宽提质今年就会实施…… “外滩公馆”“白沙御城”“狮子岭公园”“国金商贸”“万顺一品”“平安·和润园”“花伴里”“半山豪庭”等一大批高端楼盘相继落户灶市街街道,不断扮靓着耒阳“南大门”的城市颜值。

强农惠农 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
       国家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灶市街街道办事处2015年与泗门洲镇合并后,农村人口近5万人,要实现乡村振兴,离不开产业的支撑,灶市街街道着眼产业振兴发展,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导向,以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以精品水果、油茶、药材等产业带动,促进“一二三”产业融合发展,推动乡村振兴。      

时下,在灶市街街道泗门洲社区杨梅基地,500亩杨梅园里硕果飘香,一串串红彤彤的诱人果实挂满枝头,撒播着甜蜜的气息,吸引了众多游客入园采摘。“我们采取以‘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’的形式,结合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,大力发展农旅观光游玩,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。”泗门洲社区负责人说道。

为巩固现有脱贫成果,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,今年以来,灶市街街道坚持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理念,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结合本地实际,依托“湘耒水果”“百果花园”“森野农庄”“康源农业”等龙头企业带动优势,大力发展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并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等方式与村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村民群众稳定增收。目前,“农业+旅游、休闲”模式已初具规模,灶市街街道特色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创新、规模、高效发展之路。

“我们相信,灶市的明天将越来越美好”。灶市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曾晓秋表示,下一步将坚持“抓党建、聚合力、强发展、促和谐”的工作思路,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载体,以产业振兴带动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,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,突出做好营商环境,商业繁荣,城市升级“三篇文章”,以更加坚定的决心,更加昂扬的姿态,更加务实的作风,为经济社会发展、群众安居乐业而不懈奋斗!

(记者    李靖宇 刘喜 袁成龙)

责编:徐霞
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
要闻
综合
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